脂肪營養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仔豬早期斷奶後,飼糧結構發生了急劇變化,以每kg幹物質計算,消化能含量由母乳的22.18MJ下降至穀物一豆粕型日糧的13.8-14.2MJ。日糧消化能濃度降低,以及斷奶應激造成的食欲減退、采食量減少;新生仔豬糖原貯備很低,糖異生不足,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且新生仔豬的體脂貯備僅為體重的1%-2%,代謝功能不完善,脂肪酸氧化率低,體脂也不能提供充足的能量,這些因素均導致了仔豬能量攝入不足,成為製約仔豬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為此,營養學家便以脂肪添加到斷奶仔豬日糧中,以解決能量不足的問題。但多年來的相關研究並未取得一致的結論,本文就此問題及影響仔豬消化利用脂肪的因素綜述如下。
l日糧脂肪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近年來,國內外的諸多試驗均表明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脂肪能改善其生產性能。Dove(1993)在540頭25日齡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5%的油脂,試驗組日增重明顯提高(P<0.01)。Verland等(1995)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6%的動物脂肪,斷奶後5周內日增重提高Z1.4%(P<0.01),飼料轉化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Dela等(2001)試驗表明,日糧添加脂肪對36-59kg豬日增重有明顯改善,大於59kg的豬沒有顯著效果。國內王友明等(1999)用270頭社長大斷奶仔豬分5個處理(對照組,3.5%的棕桐油粉;2.8%飼料級混合油,3.l%的魚油,2.7%的豆油)進行為期45天的試驗,結果豆油組、混合油脂組、棕桐油粉組、魚油組比對照組分別提高了2.72、9.39(P<0.05)、1.90、-9.02(P<0.05),綜合經公效益混合油脂組高於棕桐油粉組、魚油組、豆油組、對照組分別為10.5%、7.11%、9.21%、2.63%。張鶴亮。品於明等(1999)用96頭35日齡斷奶仔豬進行了為期4周的試驗,分別以0、l.8%、3.4%、5.2%的豆油代替日糧中等量的玉米。結果表明,斷奶後1-2周日糧中添加油脂不影響仔豬生產性能,這與許多試驗結論一致(Cera等,1988;Tokach等,1989;Dove等,1993;李德發等,1990)。但斷奶後3-4周,3.4%的豆油處理組日增重、采食量、日攝取消化能均顯著高於其它3個處理組(P<0.05)。說明該時期仔豬對一定量的脂肪能夠較好的利用,Cera等(1988)、Li等(1990)、Dove等(1992)均證明了該結論。這種增重效果,除了脂肪自身的能量營養之外,有學者認為存在“額外代謝效應”,即脂肪可延緩食物在胃腸道中的流速,增加了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時間,從而提高了吸收利用效率。而對於過高比例脂肪添加引起的生產性能下降,則認為可能是由於斷奶仔豬機體脂肪酸氧化能力有限,過量脂肪貯存於脂肪組織內,導致肌肉組織生長緩慢的原因(張鶴亮,1999)。此外,部分學者(Jones等,1992;Verland,1993;Tokach等,1995;Brown等,1998;石兆山等,1997)的試驗認為斷奶仔豬日糧添加脂肪對仔豬生產性能沒有改善。對於這種不同的結論,筆者認為,脂肪消化吸收的效果,除受仔豬斷奶消化生理和脂肪消化酶係變化的影響之外,還受諸如試驗用油脂的種類、日糧結構及其它多種因素的影響。
2仔豬斷奶後小腸形態結構、脂肪酶變化特點與脂肪吸收的關係
2.1斷奶後小腸結構的變化
小腸維持正常的結構與功能是包括脂肪在內的各種營養物質充分消化吸收的基本保證。但仔豬斷奶後,小腸表現嚴重的絨毛脫落,腸粘膜**細胞增生和隱窩有絲分裂速度加快(HoppCll等,1982;Millsr等,1984)。Hampson等問1986)指出,斷奶仔豬小腸損傷具有明顯的部位與年齡特征。Pekas(1990)認為,仔豬消化道的發育必須在6-8周齡後才趨於健全。因此,仔豬早期斷奶後,除了由於飼糧結構變化帶來的腸道損傷外,消化道和消化腺的體積、質量均未達到成熟,這在很大程度上限製了脂肪等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脂肪對小腸絨毛的影響,因脂肪類型和添加量不同而異。李德發等(1990)報道,日糧添加大量脂肪,會降低小腸絨毛高度,使脂肪利用率下降,豆油、椰子油在日糧中1:1混合使用時,沒有影響小腸絨毛的形態,而二者單獨使用時,仔豬的腸絨毛變短。
2.2斷奶後脂肪酶的變化特點
仔豬出生後未吃初乳前,總脂肪酶活性很低,吃到初乳後,活性迅速增加。一周齡後達到穩定。哺乳期內仔豬脂肪酶分泌量不足,但對脂肪的消化率卻很高,4周齡斷奶仔豬1周內各種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斷奶前的1/3左右。經過2周後,除胰脂肪酶活性仍未明顯恢複外,其他酶活性已恢複,甚至超過斷奶前水平(Lindemann等,1986)。Cera等(1998)發現在未斷奶仔豬0-5周齡期間腸道中脂肪酶活性幾乎逐周成倍增長,但3-5周齡斷奶後,其活性不增長,經1一2周後恢複增長。國內張振斌等(1999)對14日齡仔豬斷奶後脂肪酶活性變化的研究表明,斷奶後胰脂肪酶活性不斷下降,而空腸內容物脂肪酶活性變化較平穩。第6天開始升高,至第9天比斷奶前增長44,而哺乳組至第9天則比*初增長了20倍。這些試驗結果在理論上均支持了仔豬斷奶後1-2周日糧添加脂肪沒有效果,而3-4周則可改善仔豬生產性能的結論。